面试模拟:三点半难题

  模拟试题

  孩子放学早、家长不便接,这样的时间差带来的“三点半难题”,长期以来困扰着不少家长。如今,全国多个省份出台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,学校主动承担起课后服务责任,家长们反映可以安心上班了,甚至有的家长已将孩子的校外培训班“砍”掉一大半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满足人民期待的重要举措。对此,你怎么看?

 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

  1.政策评价。

  课后服务全覆盖,改变了之前片面的“校内减负,校外增负”做法,从弹性放学到按需延长课后服务时间,从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到开设多样兴趣活动,一些学校的课后服务升级到了“2.0”版本。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全覆盖,既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“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”的题中应有之义,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。

  2.积极意义。

  (1)以政府为主导,学校延长教育服务链,发挥出育人的主阵地作用,转变观念、创新思路,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,体现出教育的温情、惠民的温度。

  (2)家长托管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。该服务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、课外辅导支出的经济负担,还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,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是全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热切期盼。

  (3)课后服务价值多样化。除了课堂知识的消化、兴趣爱好的培养和素质的拓展,校外可充分与各类组织合作,如: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劳动实践基地、博物馆等,通过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服务,让学生在大自然和社会中得到锻炼,健康成长。

  3.可能存在的问题。

  (1)课后服务不是形式主义,一股浪潮,不考虑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贸然延长时间,只会让课后服务“摇身”变成了补习课。

  (2)如果当地财政实力比较弱,财政无法买单,片面强调由财政保障经费,也只会是低水平保障,教师保障跟不上,课后服务只能是低水平维持。

  4.对策建议

  (1)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。在服务内容和收费方面,充分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,并由家长委员会参与核算课后服务成本,确定家长分摊比例与收费标准。让家长安心是课后服务良性运转的有力支撑。

  (2)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。建立第三方准入制度,由家委会委托第三方进行校内托管的服务模式,收取适当费用,招募社会志愿者及校外专家参与课后服务等方式,弥补师资力量不足,满足不同学生需求。

  (3)学校积极主动承担课后服务的主要责任。在必要情况下引入第三方要谨慎、规范。创新和增加服务载体,不断增加课后服务项目的供给,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水平。

  (4)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考评体系。加强安全管理、质量管理,防范风险隐患,强化督导考核,确保将课后服务工作办好办实。

本站重点推荐>>>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
本文链接:www.ahpta.com.cn/beikao/11510.html;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,请至网页顶部点击“放大镜”按钮使用,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!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,请继续按CTRL+F键进一步搜索!